湛江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编制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8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8
1.科技政策措施不断完善…………………………………….8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8
3.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9
4.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9
5.社会民生科技持续发展…………………………………….9
6.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10
7.科技园区建设成效卓著……………………………………10
8.政产学研合作势头良好…………………………………….10
9.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加强………………………………………11
10.科技体制改革有新突破………………………………….11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2
1.市民科技意识淡薄……………………………………………….12
2.企业创新能力不强…………………………………………12
3.科技创新投入不足…………………………………………12
4.科技平台建设滞后…………………………………………12
5.科技人才分布不合理………………………………………12
6.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12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形势………………………………13
(一)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新契机
…………………………………………………………………13
(二)我省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为我市科技创
新带来新机…………………………………………………………13
(三)我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
…………………………………………………………………14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5
(一)指导思想………………………………………………15
(二)基本原则………………………………………………15
1.市场引导,政府推动………………………………………15
2.自主创新,重点突破………………………………………16
3.整合资源,加强集成………………………………………16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16
5.以人为本,优化环境………………………………………16
(三)发展目标………………………………………………16
1.总体目标……………………………………………………16
2.具体目标……………………………………………………17
四、“十二五”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19
(一)建设三大科技创新区…………………………………19
1.以省级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第一层面,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19
2.以市区工业园区为第二层面,建设技术创新聚集区
………………………………………………………………19
3.以县域工业园区为第三层面,建设科技创新辐射区
………………………………………………………………20
(二)打造四大科技创新载体……………………………20
1.高新区……………………………………………………20
2.产业转移园区……………………………………………21
3.特色产业基地……………………………………………21
4.专业镇……………………………………………………22
(三)发展五大科技创新平台……………………………22
1.产学研金合作平台………………………………………22
2.企业技术创新平台………………………………………23
3.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3
4.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4
5.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4
(四)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24
1.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工程…………………………………24
2.高新技术产业工程………………………………………25
3.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工程…………………………………25
4.农业科技创新工程………………………………………26
5.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27
6.民生科技惠民工程………………………………………27
7.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工程…………………………28
8.城乡信息化工程…………………………………………29
9.政产学研金合作工程……………………………………29
10.科技创新人才工程…………………………………….30
五、“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点………………………….31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技术……………………………31
1.生物医药产业……………………………………………31
2.新材料产业………………………………………………31
3.节能与新能源产业………………………………………32
4.海洋高新技术产业………………………………………32
5.资源与环境保护产业……………………………………32
6.电子信息产业……………………………………………33
7.现代服务业………………………………………………33
(二)强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提升……………………33
1.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产业…………………………………34
2.电力产业…………………………………………………34
3.造纸产业…………………………………………………35
4.农海产品加工产业………………………………………35
5.饲料产业…………………………………………………35
6.纺织服装产业……………………………………………36
7.机电产业…………………………………………………36
8.食品产业…………………………………………………37
(三)加强潜力产业技术创新……………………………38
1.石化产业…………………………………………………38
2.钢铁产业…………………………………………………38
(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39
1.热带农业…………………………………………………39
2.林业………………………………………………………39
3.畜牧业……………………………………………………40
4.水产养殖业………………………………………………40
5.甘蔗种植业………………………………………………40
(五)促进社会领域科技进步……………………………41
1.医药………………………………………………………41
2.人口………………………………………………………41
3.生态保护…………………………………………………41
4.能源开发…………………………………………………42
5.城市建设…………………………………………………42
6.防灾减灾…………………………………………………42
7.公共安全…………………………………………………42
8.文化建设…………………………………………………42
9.现代旅游…………………………………………………43
10.科学技术普及………………………………………….43
11.对外科技合作………………………………………….43
六、“十二五”科技发展保障措施………………………43
(一)思想保障…………………………………………….43
1.提高全民科学素养……………………………………….43
2.增强全民科技意识……………………………………….44
3.营造全民创业创新氛围………………………………….44
(二)组织保障…………………………………………….44
1.加强组织领导…………………………………………….44
2.强化沟通协调…………………………………………….44
3.转变管理职能…………………………………………….44
(三)制度保障…………………………………………….44
1.创新企业管理制度……………………………………….45
2.改革科技管理体制……………………………………….45
3.规范科技计划管理……………………………………….45
4.完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45
5.建立科技创新考评机制………………………………….45
6.健全科技交流合作机制………………………………….46
(四)政策保障…………………………………………….46
1.落实国家和省相关优惠政策…………………………….46
2.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配套措施………………………….46
3.强化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46
(五)资金保障…………………………………………….47
1.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47
2.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47
3.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47
4.推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47
(六)人才保障…………………………………………….47
1.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组织模式…………………………….48
2.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资源重组…………………………….48
3.构建贡献与报酬挂钩的激励机制……………………….48
“十二五”期间,是湛江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湛江的关键时期。为此,全市科技工作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我市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和建设幸福湛江提供科技支撑。
本规划依据《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湛江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制定。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
1、科技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制定了《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的意见》、《湛江市自主创新行动计划》、《湛江市贯彻实施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任务分工》、《湛江市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和《湛江市自主创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项目扶持和科技成果奖励的力度,强化了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专利、标准、名牌等目标导向,形成了推动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市直财政科技投入共8150万元,年均增长13.8%。全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00多个,其中实施国家、省级项目462个;获得科研成果297项,受到奖励236项,其中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7项,受到奖励56项;获得专利授权2399项,其中发明专利187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18.1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7917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2782人。
3、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以生物医药、机电装备、特种纸、石化新材料和海洋资源开发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民营科技企业32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350个,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4个,省级自主创新产品28个;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20亿元,增加值6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6%和17.6%。
4、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实施各类农业科技计划424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项目287项。选育、引进、示范与推广农业新品种110多个,建成6个省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9个省级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茂名、阳江两市合作实施广东省星火技术粤西水产、水果、北运菜、蚕桑产业带计划,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直通车工程,建立起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信息服务网络。
5、社会民生科技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0多项,其中在重大疾病防治和基础医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疗效显著的科技成果,为我市医疗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储备。水产品下脚料或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了虾头油、三肽胶原蛋白、植物叶面肥等一批新产品。开展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在霞山区特呈岛和廉城镇建立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示范点。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开展信息化建设,有75家卫生院通过了信息化建设的验收,占卫生院总数的71.4%,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示范,全市建立了30个技术创新专业镇。建立科普基地15个。
6、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市组建省级工程中心4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8家;市级企业工程中心11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15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全市企业建立各类技术开发机构80家,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达到2293人,研究开发的新技术206项,在研项目185项。还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6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
7、科技园区建设成效卓著。“十一五”期间,我市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申报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湛江高新区的建立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新增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成省级湛江农业科技园和省级湛江民营科技园。国家863种子种苗工程南方基地、国家林木种苗繁育南方基地等国字号的科技园区逐步建成种养加一条龙、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8、政产学研合作势头良好。“十一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加强与在湛高校合作的若干意见》,开展校地和校企两个层面的科技合作。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签定了合作协议,引导和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寻求技术依托。以广东海洋大学为基础成立了湛江海洋产业产学研联盟,有8家涉海企业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全国有13所高校向我市49家企业派驻55名科技特派员,有76家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145项,校企、校地共建研发平台37个、科技示范基地35个。
9、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市科技部门增设了知识产权科室,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精心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全市被省认定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专利试点企业14家,知识产权试点学校7家。鼓励发展专利技术,资助专利申请。五年全市申请专利3630件,获得授权2399件;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各种国际认证共314件。我市被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城市。
10、科技体制改革有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或竞争性分配,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择优立项。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实行报帐制度,从根本上消除财政资金被挪用、剂占等违规现象。开展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重点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型企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民科技意识淡薄。相当部分市民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科技意识比较淡薄。一些经营者的科技人才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专利意识薄弱,缺乏推动技术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全市直接从事R&D的科技力量薄弱,有半数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无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活动不活跃。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和投资拉动,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3、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市、县两级政府科技投入均未达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创新投入少,科技融资渠道不畅通。
4、科技平台建设滞后。为企业、专业镇提供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的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估中心等公共平台建设发展缓慢,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科技资源难于优化配置,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5、科技人才分布不合理。全市75%以上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于市区的高等院校、医院、研究所以及中央、省驻湛单位,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企业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数量较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缺乏。
6、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市、县(市)之间区域科技发展差异明显,县域科技发展落后。市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82.5%,县(市)仅占17.5%。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均集中在市区。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形势
(一)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新契机
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2009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旨在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经济和科技之间架起一条更加快捷有效的通道,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到对经济的支撑上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广泛深入实施,必将对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海洋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市正处于由外源型向内源型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但转变过程缓慢,成效不够理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市引领支撑发展的主导力量。必须以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为契机,紧紧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创造新的增长引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二)我省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为我市科技创新带来新机遇
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推出实施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 鼓励和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以此来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2009年6月,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又决定实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战略。在“双转移”、“双提升”战略的指引下,我市组建了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落户的项目已有150多个。一批县级工业园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2010年10月,省政府批准认定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湛江高新区,为“双转移”和“双提升”营造了良好载体。中科炼化一体化、广钢环保搬迁等特大项目落户湛江,500万吨球团、500万吨炼油配套改造等大项目已建成投产,70万吨木浆项目加紧建设,与大项目配套的供水、公路、铁路、桥梁等重点工程也相继动工,带动了大批项目跟进湛江。“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施1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3000多亿元。大项目引来了大效应,必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大舞台。
(三)我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
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湛江要发挥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作用,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为湛江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省委、省政府还要求湛江“苦干兴市、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这凸现了我市作为粤西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珠三角重要城市在全省科学发展格局中重要地位。我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对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着“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点,为全面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城乡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把我市建设成为粤西地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幸福湛江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优势产业的重点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开放型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服务民生,坚持发展科技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市场对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的配置力。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格局。
2、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围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特色区域,集中突破,跨越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3、整合资源,加强集成。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科学合理地配置科技资源,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强化政产学研金合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和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提高再创新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
5、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坚持人才第一,营造良好环境,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促进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为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稳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起适应“转方式,调结构”要求、支撑和引领未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型人才集聚效应日益显著,临港型重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速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使我市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型企业培育的重要基地和经济增长极。
2、具体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到2015年,全市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0家,总数达到50家,其中新增省级工程中心5家;新增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0家,总数达到100家;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个。在重点产业领域建立3个在业界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整合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为核心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重点领域技术。“十二五”期间,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生物等领域,开展200项以上的关键技术研究攻关,突破一批对产业规模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严重制约的技术瓶颈。钢铁石化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现代物流等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到2015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45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500亿元,增加值18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5 %。
——湛江高新区。到2015年,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工业增加值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240亿元,增加值80亿元。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集群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基地。争取“十二五”期间申报认定国家级高新区。
——自主创新企业。到2015年,全市认定自主创新企业80家以上,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企业。评选“湛江市自主创新企业50强”,树立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典型。
——农业科学技术。到2015年,全市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达到15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5家,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5个,特色农业产业带10个,农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基地,建设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化成效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机制,5年间获得科技成果总量达到300项以上,受表彰的重要科研成果200项以上,成果转化率80%以上。
——知识产权创造。到2015年,全市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超过30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500项和1000项,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有显著提升。
——科技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专业科技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博士学位人才800人以上。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达到5000人。
——科技创新投入。到2015年,全市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额占同级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3%,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占全市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1.5%。
四、“十二五”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三大科技创新区
1、以省级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为第一层面,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1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级高新区,其区域包括提升区和拓展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是2009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面积38.18平方公里,由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区和东海岛新区组成。加快省级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功能布局和产业布局,加快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充分发挥高新区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在政策、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统筹和整合科技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全力推进钢铁、石化上下游产业衔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临港重化产业集群,构建与珠三角互补互促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促进我市与北部湾经济区在相关、相近产业上互为链条,形成联合产业规模,使省级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极。
2、以市区工业园区为第二层面,建设技术创新聚集区。我市市区还有临港、赤坎、华港、麻章、官渡等5个工业园区,面积共60多平方公里。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区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和国家园林城市的良好环境优势,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大力推动工业进园,切实改变工业分散布局而造成的土地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的弊端;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成套装备、高端家电、石化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并与构建港口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把工业园区建成技术创新集聚基地。
3、以县域工业园区为第三层面,建设科技创新辐射区。我市县域工业小区共10个,包括遂溪、廉江、雷州、吴川、徐闻等工业园区,面积共21平方公里。县域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沿海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热带、亚热带资源优势以及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区,将其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工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亚热带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
(二)打造四大科技创新载体
1、高新区。省级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秉承“知识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提升产业”的建设理念,以“打造粤西科技中心,建设广东产业新高地”为发展定位,将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培育和保护知识产权、实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应用、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高新技术和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七大高新技术领域,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临港石化、钢铁、造纸、农海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器机械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培植一批旗舰型企业和名牌产品,打造具有集聚、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自主创新高地,力争建成我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粤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力引擎、我市技术创新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和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抢占世界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2、产业转移园区。产业转移园区要坚持“突出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的建设方针,以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和支撑,形成钢铁和钢铁延伸加工、炼化和石化中下游产业链项目高度集聚,努力建设全省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打造国家级重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现代化大型钢铁和世界级石化基地。大力支持县(市)以及湛江农垦筹建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心镇和专业镇兴办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转移园区要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包括研发、信息、投融资、贸易、法律、担保、财务、评估、人才资源、国际交流与培训、产权及技术交易等多种创业创新所需要的服务,吸引更多项目落户我市。
3、特色产业基地。继续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在电饭煲、羽绒、塑料鞋、水产品养殖与深加工等优势产业聚集的区域建立更多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湛江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南国花卉科技园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组建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融研发与推广、示范与带动、培训与科普、物流与观光为一体,建设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4、专业镇。加强专业镇建设,引导专业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工业小区或产业群为载体,将资金、技术、环境、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整合与聚集,提高专业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把专业镇的培育与认定结合起来,建立顺畅的培育、认定、升级的发展链条,重在培育环节上给予扶持,使专业镇建设运转有序,并产生良好效应。对专业镇的扶持要从扶持镇政府为主转向扶持企业为主,设立专业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发挥财政资金的调控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专业镇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要围绕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采取市县联动、产学研联合等形式,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要根据专业镇产业发展方向,筛选一批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难题,组织科研机构和大学与专业镇企业一起开展协作攻关,用高新技术改造专业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专业镇申报省、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同类产业的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实现同一产业的产业链配套,提高同一产业的竞争力。
(三)发展五大科技创新平台
1、产学研金合作平台。以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省级科技园区为龙头,以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等一批重大工程为牵引,推动企业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团队等产学研合作组织,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课题研究合作、高新技术研发联合、成果信息和科技资源沟通、科技人员流动和交流,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大力推进银企合作,引导银行、企业共筑诚实守信、良性互动平台,促进银企互融、互利、互赢,实现银行的融资优势、企业的行业优势相叠加,破解企业科技创新的融资坚冰。优化产学研金合作环境,建立健全产学研金合作长效机制,努力发挥产学研金合作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与经济结合中的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紧紧围绕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特大项目建设以及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继续扶持企业建立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和完善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合建中试基地、工作性试验基地,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3、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资质和品牌的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形成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作、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农村技术创新。
4、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整合湛江相关行业以及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等数据资源并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政府资助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建库,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科学数据群。建立市、县、镇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网,构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检验系统、体检系统、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疫情报告、计生服务、合作医疗等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卫生科技资源共享。
5、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湛江金科网,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管理和应用服务的集成,提供“一站式”科技咨询、专利检索服务,以信息共享逐步带动平台实物资源的共享。构建湛江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体系,建立科技综合情报咨询与信息分析支持系统,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在线联合目录查询和跨系统数据库检索服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以及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交易、气象预报等多种信息服务。
(四)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1、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全面落实《湛江市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原则,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快一流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和认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知名品牌、成长快、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高新技术产业工程。按照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优先、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优先的原则,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相结合,重点在钢铁、石化、造纸、饲料、农海产品深加工、机电和医药等领域,研发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资源利用与环保等高新技术,形成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钢铁、石化、造纸、机电、海洋生物与新医药、农海产品深加工等高新产业集群。运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工业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引进技术及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与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选择一批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培育对象,成熟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尽快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引领产业和行业发展。
3、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以突破海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抓手,围绕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医药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技术、海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船舶设计与修造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海洋安全技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以培育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加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临港先进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水养殖、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发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特色产业。以提升海洋产业层次为目标,用新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海洋渔业方面,要重点开发远洋捕捞、海水养殖以及水产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和装备,提升海洋渔业的产品品质和效益。在海水产品加工方面,加强海洋功能食品、超市海洋食品和海洋药物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升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规模和水平。在临港工业方面,重点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用信息化提升水产加工、海洋化工等产业层次,建设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4、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要用“立足县域高度,发展大农业”的战略理念来筹划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以特色产业基地、健康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带为载体,推广农业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关键性技术,按照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标准,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原料,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把农业建成标准化生产、加工系统。组织开展优质超级稻、甘蔗、果蔬茶、林木、畜禽、北运菜、蚕桑、对虾、罗非鱼等高产优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及其环保饲料技术研发,探索建立水稻、水果、蔬菜等主要病虫草害预警、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加强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制,构建木浆造纸、蔗糖、鱼虾、珍珠、果菜、禽畜六大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根据我市的实际,要以“一条虾、一条蔗”为主要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强力引擎,着力打造以恒兴、国联等优势企业为依托的对虾、罗非鱼等水产加工“航母”以及以金岭集团等优势企业为依托的蔗糖生产“航母”,壮大特色优势农业。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农户、技术、合作组织、市场”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销链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驱动农业产业化。
5、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强化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可集成和重用的安全认证、在线支付、在线征信、计量计价、商务搜索、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服务组件,无线移动、射频识别、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装备、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与管理、数字内容智能分类和搜索、各种业务模式的交互和数字媒体内容转换技术。加快以信息化改造传统服务业的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和集成,不断拓展辐射范围,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港口物流为重点,通过信息化的带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之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和联动,进而构筑与临港重化、钢铁产业链紧密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6、民生科技惠民工程。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应用科技,重点支持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等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三废”治理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在电力、石化、建材、纺织印染、造纸和制糖等行业实施节能降耗减排技术的自主研发,支持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水产养殖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治理、城市污水和污染物排放治理等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食品安全技术、应用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发挥本市食品安全检测监督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加快推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与认证工作,建立一批高品质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副产品生产安全水平。开展对心脑血管、恶性肿瘤、肝炎等重大疾病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药物研究。加强提高免疫功能的血液制品、海洋药物技术、新型高效安全(渔、兽)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开发。组织开展适宜社区、农村应用的先进、低成本疾病防治技术、医疗器械和药物的研究、筛选和推广,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低成本的医疗保障。
7、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继续资助专利申请。组织实施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注重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培育优秀科技成果,强化科技项目的专利、产品标准、质量等目标导向,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取得各种国内国际认证。按照“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方针,大力发展地方技术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交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拓展农村技术市场,积极引进和消化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熟悉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的技术经纪人,促进创新技术向企业和农村转移和扩散。
8、城乡信息化工程。加速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转换传统商务模式。针对园区(包括高新区、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内同类企业集聚的特点,建立园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档次,促进园区招商引资。以门户网站为载体,以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为核心,以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整合已有的政府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拓展信息资源库和建设新的应用系统,推进政府流程再造。加快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支持县(市、区)建好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站服务体系和信息员服务体系,抓好农民培训,指导镇、村和农业专业户建立农产品网页,并充分利用“直通车”工程以及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交易、气象等多种信息服务。推进信息化在现代农业生产、商品流通、村务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9、政产学研金合作工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与在湛高校合作的若干意见》,建立稳定、完善的地方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四种资源,形成高校、科研机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政府、企业助推高校、科研机构发展的共赢格局。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研究开发或委托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以借用、聘用或兼职等方式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积极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到我市举行科技成果推介会,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驻湛高校、科研机构向骨干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促进高校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优先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重点在饲料、电饭煲、水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支柱产业的技术升级。建立银企联络沟通机制,实行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和经济运行中涉及资金融通、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定期举行银企对接会,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向银行推介,推动银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延伸。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政策变化,及时向企业发布金融信息,参与重点项目论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做好项目选择、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整体服务管理水平。
10、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加大引进优秀科技人才资金的扶持力度,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带高科技项目到湛江创业,经批准立项的引进人才项目,给予扶持项目启动资金。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鼓励以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继续凝聚专家人才,加强高级顾问团、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博士联谊会和科技评估专家库等专家机构的建设。落实专家活动经费,组织专家开展调查研究、项目评审、技术咨询、送科技与送医疗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才干。建立健全支撑专业镇发展的人才政策,引入“村官”政策模式,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团队到专业镇建功立业。
五、“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点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技术
1、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技术发展重点:热带和海洋生物信息技术;动植物基因工程、组织(细胞)工程技术;生物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以及动植物有用化合物的中间试验和工业化生产技术。
医药技术发展重点:重大疾病防治的疫苗、基因诊断技术;热带、亚热带和海洋药用动植物的养殖或种植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新药物和制剂、血液制品、中成药新药物和制剂的先进工艺和技术;生物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中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缓释、控释、靶向、微囊、气雾、透皮吸收等新剂型技术;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及医药生物材料开发生产技术;新型高效安全生物(渔、兽)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高性能医疗器械及先进制药装备。
2、新材料产业
发展重点:高性能合成树脂、新兴工程塑料和合成橡胶技术;重交通道路沥青、信息材料、高性能涂料、超细粉体材料及加工技术;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建材和高强度、多孔、轻质、隔热、防水、节能型的新型墙体材料及新兴墙体涂料制备技术;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耐冲击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优质纸浆与特种纸生产技术及原材料、助剂技术;开发环保型、高性能包装材料,多功能尼龙薄膜及其它化工新材料技术;特种植物纤维材料、天然纤维功能化整理技术和高档纺织面料等关键技术;海洋腐蚀防护涂料的研发。
3、节能与新能源产业
发展重点: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节能、节电、节水、节气等新技术;太阳能光伏和光能利用技术;风能发电技术;天燃气、煤、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深度利用的开发;以能源甘蔗、木薯为重点的燃料乙醇酿造和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沼气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沼液加工利用技术,沼渣综合利用技术。
4、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重点:海洋经济动物遗传改良与良种选育技术;海水养殖经济动物重大病害防控技术;近海养殖生态容量与新生产体系建设;海洋生物基因工程与基因资源开发;基因工程海洋生物药物及绿色产品研究开发;近海生物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与保障技术、退化海洋生态系统重建与环境修复技术;水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和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5、资源与环境保护产业
发展重点: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气、水环境监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开发与应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利用处置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分拣与堆肥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等。
6、电子信息产业
硬件方面发展重点:新型数字化电子测量仪器、高密度数字盘片、光通讯传输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等的研制和生产;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技术及新型接入网技术;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和电视网络三网合一的技术;3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光通信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在海洋探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海上搜救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软件方面重点发展:城市数字化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应用软件、教育和娱乐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和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的智能化专家系统,主要包括城市应急指挥联动系统(三防、交通、卫生、市政等)、市政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市政服务一体化系统等。
7、现代服务业
发展重点:电子商务技术;数字化金融保险技术;远程教育技术;远程医疗技术;现代物流及RFID技术;数字家庭和数字社区技术;城市综合管理技术。
(二)强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与提升
1、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产业
发展重点:应用含油气盆地资源评价和勘探目标评价技术;海上地震勘探的资料采集、处理技术;水平井、大斜度及复杂地层钻井技术;海上油气田完井及延长测试技术;数控测井与资料分析处理技术;油气田数值模拟和油藏评价技术;海上复杂油气田开采技术;海上油气田设计、建造和安装技术;海底管线铺设技术;海洋石油环境条件观测和预报技术;海上新型平台设计制造及安全保障技术;深水油气田工程开发技术;边际油田开发技术;海上生产设施安全保障技术;海上油田节能减排技术;深水地球物理勘探和深水钻井技术;油气输运、储存安全技术。
2、电力产业
发展重点:配网自动化技术:开展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基于营配一体化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统计与分析研究、配电线路故障快速定位和抢修复电技术研究,提高电网自动化技术水平;智能绿色电网技术:开展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应用研究、数字化变电站研究、环保型节能设备应用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研究、电网节能降损措施应用研究;高效输配电工程技术:开展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输变电设备应对极端气候技术研究、输变电设备巡维技术研究;发展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技术:开展IT服务管理中心KPI指标体系的研究、信息化评估系统的研究、基于指标体系的供电企业管理驾驶舱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电能质量技术:开展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的评估和监测研究、配电线路防雷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3、造纸产业
发展重点:桉木化学浆及高得率化学机械浆,如PRC(预化学处理碱性过氧公氢漂白机械浆)、BCTMP(漂白化学机械浆)生产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化学原制浆及漂白新工艺、新技术;涂布纸(板)及特种涂布技术;制浆造纸及特种涂布加工纸用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及助剂技术。
4、农海产品加工产业
发展重点:蔗糖生产新技术、新工艺;蔗糖产品深加工技术;甘蔗渣、废蜜等糖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增值新技术;果蔬切割、整理、保鲜新技术;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热带特色蔬菜深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设备的引进和设计与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检验、快速检验技术与质量过程控制技术;农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热带特色作物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有效成份提取、加工设备和技术;农海产品精深加工设备与技术;农海产品包装材料、加工副产品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5、饲料产业
发展重点:鱼虾基础营养(包括各种鱼虾类对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限制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高能量饲料、环保饲料、膨化饲料、膨化大豆、开口饲料,研究鱼油在饲料中的应用、红鱼粉取代白鱼粉、植物蛋白质酶工程处理技术和益生菌应用等技术;新的饲料源特别是动物蛋白源的开发,如新的蛋白原料、酵母、多肽蛋白、鱼粉的替代原料(包括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发酵豆粕等);高效、低毒或无毒、无残留的多功能复合添加剂,如酶制剂、中草药添加剂、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研发技术;养殖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代谢规律、营养平衡评价、营养需求模型、清洁水质的营养代谢调控技术;动物蛋白的替代产品的研发;新养殖技术的饲料研发;企业制定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计划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认证。
6、纺织服装产业
发展重点:合成纤维、仿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功能性纤维、木浆生产的高档粘胶纤维和喷气纺新型纺纱技术;利用高络高捻等技术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和创新,生产各种差别化纱线,如竹节纱、包芯纱、雪花纱、螺旋纱等;选用低毒性、低污染环保型染料,发展无水染色,转移印花、电脑配色、生物酶整理、双丝光整理、无甲醛整理等新的印染技术;防紫外、阻燃、抗菌、防臭、抗静电、柔软等整理技术;提花、绣花、起绒、镂空、仿毛、仿麻、仿皮革、复合等织造新面料的制造技术;服装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服装设计、制版、打样技术的创新。
7、机电产业
发展重点:节能高效和环保的冶金技术,主要包括高附加值汽车用板、带材和重要船舶、化工、能源设备用钢,各种防腐设备用钢的研发;高压电器制造行业的10KV配网开关,如断路器、分段器、变压器等的研发;精密分馏塔、高效冷却塔、高效换热器设备研发;安全石油管道设备、反应罐、压力容器;液压硫化机、电脑控制精密注塑机、超大型注射机、电磁动态塑料挤出机和注塑机、计算机控制高速宽幅瓦楞纸板生产线;电脑(或PLC)控制食品自动生产线、拉伸液压机;汽车及摩托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多功能、多用途电饭煲节能保温技术,节能保鲜技术,高效真空热管防冻太阳能热水器;新型全自动热水器、卫生洁具智能清洁感应装置的设计与生产技术;面向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的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配电设备(包括远程遥控、遥测、信息回馈、自动诊断、故障隔离及网络重构等功能的智能化户内外环网开关设备及其系统产品的研发);汽车和摩托车关键零部件,特别是汽车电控装置、高性能摩托车汽化器等关键部件;多功能、节能型、智能化的家电产品的研发;电脑(或PC)控制的智能仪表、化工、塑料成型、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建筑和农业等机械及成套设备的研发;MRP-Ⅱ(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共性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8、食品产业
发展重点:微波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高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电子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加工新技术;可食性包装、气调包装、无菌包装、自热和自冷型包装、无氧包装、温控包装、抗雾包装、可除去臭氧包装等包装新技术;超高压杀菌、磁力杀菌、电子杀菌、液态食品灭菌、静电杀菌、感应电子杀菌、强光脉冲杀菌、X射线杀菌、紫外线杀菌、红外线杀菌、核辐射杀菌、壳多糖杀菌、抗生酶杀菌和微波杀菌等杀菌保鲜技术。
(三)加强潜力产业技术创新
1、石化产业
发展重点:开发石油化工生产所需的部分专用催化剂、助剂、添加剂,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利用芳烃组分,开发聚苯乙烯合成树脂技术,发展高抗冲聚苯乙烯专用料、高强度板材专用料、通用型聚苯乙烯材料等系列产品;利用化工产品,开发各种工程塑料、合成橡胶、聚脂、日化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石油化工“三废”治理、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
2、钢铁产业
发展重点:小球团烧结新技术;熔融还原、直接还原技术;高炉长寿技术;高风温热风炉综合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直流矿热炉技术;超深冲板生产技术及高纯净钢生产技术;薄板坯、薄带坯连铸等近终形连铸──连轧等成套技术;电炉冶炼复吹技术;中厚板控轧控冷技术、热连轧控制技术;超高功率直流、交流电炉制造技术和冶炼技术;冷连轧板板型控制技术及表面涂镀层技术;钢管连续轧制过程控制技术;干熄焦技术;板材深加工技术;重型汽车壳、轮毂、差速器壳体、工程机械箱体、齿轮毂、链轮毂等铸造技术;造船板、管线板、桥梁板、容器板等宽中厚板,热(冷)轧不锈钢板、钢锌板和高附加值板材,优质碳钢线材、齿轮钢、工具钢等优质钢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将水渣和钢渣制成具有较高附加值超细粉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通过煤气回收系统回收焦碳、炼铁、轧钢中产生的煤气作为二次能源的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1、热带农业
发展重点:农业生物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绿色”农用化学品开发和生产技术;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引进、选育、繁育技术,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热带特色作物优质、高产、高效健康栽培综合技术;特色果蔬产品的专储、专运、保鲜、包装技术 ;农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技术与现代化装备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和质量检测技术;农业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农林牧副渔复合生态体系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以及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职能专家系统建设;数字农业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动植物品种资源的保护、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新技术;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食品安全保障技术。
2、林业
发展重点:林业生态领域与商品林发展规划研究;桉树人工林的科学评价与合理经营模式的建立、红树林、乡土树种及花卉优良品种选育;桉树人工林生态经营评价体系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红树林高效培育技术;林业重大气象及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林业生物质能源及林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林特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木材加工产品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特色观赏植物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海洋防护林体系建设及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3、畜牧业
发展重点:畜禽地方品种(品系)的保护、选育改良利用技术、良种引进、选育、速繁技术;畜禽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畜禽重大疾病和人畜共患疫病防控技术;畜禽环保饲料研制与生产工艺技术;畜禽节粮型生态养殖技术;建立畜禽无公害产品管理认定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4、水产养殖业
发展重点:水产养殖良种选育、繁育技术以及反季节养殖技术;对虾抗病亲虾培育技术,健康虾苗繁育技术;名贵鱼类浅海网箱养殖及深海抗风浪网箱智能化养殖技术,标准化、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海水增养殖技术;水产养殖重大疾病药物研制与防治技术;海水循环工厂化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无公害产品管理认定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5、甘蔗种植业
发展重点:甘蔗优良品种选育技术;甘蔗标准化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设施栽培技术;甘蔗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甘蔗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的栽培技术。
(五)促进社会领域科技进步
1、医药
发展重点:行为医学、心血管病学、器官移植、药理学等研究;重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以及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技术;人兽共患病综合防治技术;特色资源药物研发。
2、人口
发展重点:安全、有效避孕节育新技术;生殖健康技术;出生婴儿缺陷早期筛查、检测、诊断和干预技术;遗传疾病生物治疗技术;人体健康素质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技术;环境环境生物性污染检测与控制技术,饮用水微量污染控制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农村和社区卫生适用技术;人口与社区管理技术。
3、生态保护
发展重点:工业、农业养殖业和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的科学管理和控制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的研发;红树林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发;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与推广;农业生态化建设示范与推广;农村环境保护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能源开发
发展重点:以薯类、甘蔗、油料植物和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合成气和沼气技术的研发;风能、太阳能、海水能等能源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在化工、制糖、造纸等行业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和计量标准节能技术;工业节水工艺与设备、农业节水技术、工业和生活废水资源化技术的研发。
5、城市建设
发展重点:城市规划管理新技术;城市公共安全快速应急反应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城市智能交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大安全事故预测监控与救援技术;绿色环保节能建材、建筑综合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研发;湛江城市110kv高压线下地的可能性和经济性研究。
6、防灾减灾
发展重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技术;防灾减灾以及劳动安全技术;防灾减灾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7、公共安全
发展重点:刑事侦破和安全防范技术;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理应急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危机管理和快速反应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集成与应用。
8、文化建设
发展重点: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海洋文化研究与开发;地方亚文化的发掘整理与推广;雷州半岛特色文化、考古和文物保护技术;公共文化信息化管理技术。
9、现代旅游
发展重点:旅游景点品位的研发和提升;旅游景点高科技展示系统建设;高科技旅游纪念品研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旅游资源信息系统、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和旅游行业调控系统建设。
10、科学技术普及
发展重点:科普制作技术和科普方法的研发;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和完善。
11、对外科技合作
发展重点:构建国际技术联盟;扩大技术进出口;推广应用国际技术标准;加强科技人才跨国交流;引导企业申请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专利。
六、“十二五”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1、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切实增加科普投入;大力开展科技活动月、送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普知识;依托和开放各类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科技活动;鼓励全社会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事业,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科普基地;建立青少年与各类专家、学者经常性沟通渠道;鼓励和资助科普创作、科普展教品研制和科技书刊的出版。
2、增强全民科技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大力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营造全民创业创新氛围。发挥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和倡导科技创新的典型,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二)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市各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科技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科技创新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强化沟通协调。强化各级科技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能,加强不同部门和行业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政府与部门、部门与行业、企业与企业等各个层次的科技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强化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大工程必须分解落实到年度计划,通过年度计划的执行,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目标的实现。
3、转变管理职能。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对科技工作总体规划、政策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大科技的观念,加强对全市及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三)制度保障
1、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积极引导和支持应用研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市场化转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2、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速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努力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贸易、政府采购、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措施。建立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工程的能力。
3、规范科技计划管理。转变科技计划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增强科技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加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力度,在立项、评审、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4、完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切实加强市科技专家机构和专家库的建设,聘任一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加入我市科技咨询专家库,组织专家积极参与我市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参与科技部门组织实施的科技项目评审、自主创新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复查、科技成果鉴定、科学技术奖评选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保证科技决策科学合理。
5、建立科技创新考评机制。按照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建立一套客观、动态、系统的反映科技进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科技进步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完善考核运行程序,构建科学可行的科技进步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确保科技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6、健全科技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引进与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各种创新资源向市内创新主体有效流动及合理配置,实现市内外人、财、物、技术、政策等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弥补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资源的不足。
(四)政策保障
1、落实国家和省相关优惠政策。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关于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允许企业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政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税收扶持政策、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扣除所得税政策,以及其它与促进自主创新相关的金融政策、产业政策、高新区政策,使这些政策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2、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配套措施。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技术市场、人才建设、科技投入、专利保护等政策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并强化实施监督,以形成更加有利于我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3、强化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申报专利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造。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取得各种国际、国内认证,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激励机制,对具有或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项目优先立项,对自主创新的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并对牵头制定技术标准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五)资金保障
1、加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在编制年度预算时,逐步加大财政特别是政策财政的科技投入,确保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2、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按照不同规模的企业考核科技投入的强度。企业提取的技术创新经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不低于销售收入的6%,5000万元—2亿元的企业不低于4%,2亿元以上的企业不低于3%。
3、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应当设立科技开发贷款科目,逐年提高科学技术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市级以上计划的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健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
4、推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鼓励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招商活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支持个人、民间组织、非营利机构对科技的投入。
(六)人才保障
1、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要以重大科技任务培养和凝聚创新人才,重点加强高技术研究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培育、完善我市人才市场,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地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湛江建功立业。
2、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资源重组。对科技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打破人才使用上的条块分割,拓宽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科技人才向生产第一线转移。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驻湛高校向骨干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促进高校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利用知识的共享性特点,引进外地科技人员甚至国外的学者、专家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兼任职务、访问讲学、顾问咨询等多种方式来我市创业。
3、构建贡献与报酬挂钩的激励机制。制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求实、开拓、竞争、择优的用人政策,综合运用政策和经济杠杆,鼓励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改善生产第一线和艰苦工作岗位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营造保障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坚持一年一度的科技进步奖制度,对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奖励。
- 上一页: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湛江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 下一页:暂无信息